根據工商信息顯示,2025年5月,士澤生物醫藥(蘇州/上海)有限公司(Roche Accelerator Member)已完成新一輪市場化融資,新增融資來自于建發新興投資、蘇州天使母基金、信熹資本、七晟資本。
僅數月前,2024年10月,士澤生物剛官方正式宣布完成逾億元B1輪市場化融資:B1輪融資由泰瓏/泰鯤資本領投,七晟資本及天匯資本共同投資,峰瑞資本、啟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紅杉中國等老股東追加投資,B1輪融資將用于士澤生物臨床級iPS衍生細胞藥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管線的完善、進一步開展臨床研究以及推進多項注冊臨床試驗。
2022至2025年醫藥行業整體下行期間,士澤生物逆勢實現高質量快速發展,連續完成總計3-4億元的純市場化融資,融資全部用于多款新藥開發及國內外臨床業務,據悉,該公司歷次融資尚未涉及遷址或管線轉移的招商性附加條件,體現了士澤生物的新藥核心價值及發展戰略。
士澤生物為國內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領軍藥企,由士澤生物創始人李翔博士于2021年全職歸國創立。與持續獲得知名市場化投資機構支持對應的,是士澤生物的持續高成長力及新藥臨床業務的突出進展,根據公開信息,士澤生物專注于開發臨床級、異體通用、“現貨型”iPSC衍生細胞藥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疾病(CNS Diseases),并已經實現了顯著的領先優勢:
士澤生物已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FDA)正式批準的七項中美注冊臨床試驗批件,多款通用型iPSC衍生神經細胞新藥已處于中美注冊臨床試驗階段,包括用于治療:
全球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疾病原發性帕金森病(中美注冊臨床I期);早發性帕金森病(中國注冊臨床I/II期);重大神經系統疾病脊髓損傷(中美注冊臨床I期);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漸凍癥(中國注冊臨床I/II期及美國注冊臨床I期),為中國首個自主iPSC衍生細胞藥獲美國FDA認證并授予全球孤兒藥資格。
在通用iPSC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賽道方向上,士澤生物率先取得多項領域突破進展,為國內領軍標桿,不僅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多例患者長期隨訪證明安全且有效,且完成通用細胞治療中美雙報雙批,與國內最頂級醫院帕金森病專家聯合開展注冊臨床試驗合作:
2024年,“中國首個”iPSC衍生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國家級備案臨床研究獲批,與上海市東方醫院劉中民院長團隊合作,完成包括“中國首例”在內的多例帕金森病患者GCP/GMP級細胞治療,隨訪超過12個月,安全性良好,患者“開關期時間”、MDS-UPDRS評分及多項非運動指標顯著改善,并通過國家衛健委GCP/GMP規范雙核查;
2025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一次性無發補完全正式批準了士澤生物的通用型iPSC衍生多巴胺能神經前體細胞注射液的研究性新藥申請(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用于治療美國帕金森病的注冊臨床I期試驗。同月,美國FDA批準美國BlueRock Therapeutics公司(已于2019年被德國拜耳集團全資收購)通用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直接豁免注冊臨床II期、進入確證臨床III期試驗。
2025年,“中國首個”由國家級神經疾病醫學中心——北京天壇醫院馮濤主任牽頭,聯合北京協和醫院包新杰主任/王任直主任/王含主任開展的異體通用“現貨型”iPSC衍生多巴胺能神經前體細胞(XS411注射液)注冊臨床I期試驗,用于治療全球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疾病原發性帕金森病;
2025年,“中國首個”采用證據級別最高的“隨機雙盲對照”設計的注冊臨床I/II期試驗,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同為國家級神經疾病醫學中心)王堅主任/陳亮主任/張菁主任牽頭,聯合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劉春風主任開展,用于治療早發性帕金森病(EOPD)。
士澤生物臨床級iPSC衍生多巴胺能神經前體細胞經帕金森病患者紋狀體殼核區移植治療中重度帕金森病患者最長隨訪期>12個月,長期臨床隨訪結果顯示無細胞療法相關不良事件出現,且多例受試患者開關期時間及MDS-UPDRS評分量表等關鍵療效指標及多項非運動指標均獲得顯著性改善。除臨床隨訪結果顯示長期細胞治療安全且有效外,多例患者反饋明顯的生活質量提升:
代表患者:胡某(化名;男性,10年帕金森病史),經長期細胞移植治療后,臨床觀察及患者反饋:面部表情趨于正常,講話流利,四肢無明顯的僵硬感,沒有明顯運動遲緩,肢體也沒有抖動,起步、行走比較輕松,步態尚可,平衡性良好,精細活動良好,寫字、使用筷子、使用手機正常,洗漱、洗澡、穿衣、系鞋帶等完成良好。開期時間已顯著延長,開期時每天可以工作,可以騎電瓶車上班,能完成收費、配藥、肌肉注射、靜脈輸液等日常工作。可實現步行2-3小時,間斷跑步4-5公里;
代表患者:李某(化名;女性,8年帕金森病史),經長期細胞移植治療后,開期時間已顯著延長,臨床觀察及患者反饋:在藥物開期基本沒有明顯的僵硬及抖動癥狀,日常生活自理及精細活動沒有困難,可以正常生活、鍛煉,也基本能正常工作,患者有很好的心情及精神狀態,面部表情正常,講話比較流利,肢體的僵硬程度明顯緩解,四肢基本沒有抖動,肢體活動能力正常,也沒有明顯運動遲緩,沒有起步困難,行走步態改善,平衡性正常,精細活動良好,寫字、使用筷子、使用手機正常,洗漱、洗澡、穿衣、系鞋帶等日常生活自理活動完成良好。每天早晨可跑步500米左右,再步行3-4公里左右。
除了在異體通用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賽道實現的領跑突破外,士澤生物開發的其他異體通用iPSC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新藥同樣取得了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里程碑進展,處于“全球首款”及“全球首創”地位,顯示了士澤生物在通用細胞治療CNS疾病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平臺體系優勢及高效臨床轉化實力:
2023年,“中國首個”iPSC衍生細胞藥(XS228注射液)獲得美國FDA認證并授予全球孤兒藥資格;
2024年,“全球首款”iPSC衍生細胞(XS228注射液)治療漸凍癥(ALS)的國家級備案臨床研究獲批,與東方醫院合作完成包括“全球首例”在內的多例患者治療,安全性良好,初步顯示可有效延緩疾病進程;
2025年,“全球首個(FIC)”異體通用“現貨型”iPSC衍生亞型神經前體細胞新藥的注冊臨床I期試驗,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戎利民院長牽頭,聯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晶院長開展,用于治療重大神經系統疾病脊髓損傷(SCI)。
2025年,“全球首個(FIC)”異體通用“現貨型”iPSC衍生亞型神經前體細胞新藥(XS228注射液)的注冊臨床I/II期試驗,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樊東升主任牽頭,用于治療“世界四大絕癥之一”漸凍癥(ALS)。
士澤生物為中國細胞治療帕金森病領域的領軍創新藥企,在多款“中國首個”或“全球首款”iPSC衍生神經細胞藥開發上,已取得了明顯的領先優勢。在知名市場化投資機構的長期支持下,士澤生物正與全國頂級醫院及臨床專家團隊,開展多項具有突破性價值的注冊臨床試驗。未來期待士澤生物在開發臨床級iPSC衍生神經細胞新藥治療以帕金森病、脊髓損傷及漸凍癥為代表的神經系統疾病(CNS Diseases)上做出更多創新和貢獻,以國士無雙的干細胞再生治療創新藥,早日福澤中國及全球受苦難的廣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